

端午安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等等,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2021年端午节调休后放假三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欢乐的端午节,学校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一、防疫篇
目前,广州受印度变异病毒株的影响,进入防疫关键期。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家长请与孩子一起做好新冠防控工作。
在个人防护上——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勤测温,少出门,不扎堆。
家长给孩子做好榜样,提高孩子的卫生安全意识。
在出行防护上——
尽量不走亲,不访友,不聚餐,不聚会。
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返回人员接触。
家长要把所有感染风险,扼杀在防护之中,做好孩子的保护人。
进入夏季,溺水已经成为造成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家长监督到位,孩子才能远离危险!
六个不准——
①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②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③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④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⑤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⑥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准擅自下水施救。
四个知道——
知道孩子去哪里。
知道孩子做什么。
知道孩子和谁去。
知道孩子何时回。
两个学会——
教孩子正确的溺水自救方法,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教孩子正确的溺水他救方法,通过求助、报警、找工具等科学救援。


三、防极端天气篇

端午节正值我国汛期,多地频发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选择出行的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留意天气变化,做好安全防范。
1.留意天气变化
一旦遇到暴雨、打雷闪电、冰雹等天气,最好不要出行。
留意当地灾情,不要前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
2.注意防雷防汛
遇到雷雨,不要在桥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墙体、广告牌和树木下避雨。
遇到内涝,不要擅自涉水,避免发生事故,可以报警等待救援。

四、居家篇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是家长的责任,也是一门学问。
1.安全用火、用气、用电
教会孩子正确用火、用燃气、用电器等,最好在家长指导或陪同下使用。
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消防演练,学会正确逃生。
家中常备灭火器,让孩子牢记各个报警电话。
2.饮食安全
吃粽子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但粽子不易消化,应该趁热吃,适量进食。
夏季炎热,食品容易变质,家长要注意一家人的饮食卫生和饮食安全。
3.人身安全
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导致孩子不小心反锁房门,或从窗户阳台失足坠楼。
若孩子单独在家,要跟孩子强调不要乱走乱碰,也不能给任何人开门。

五、防网络沉迷篇


放假期间,孩子容易沉迷网络,就会沦为垃圾快乐的俘虏。
家长是孩子与网络沉迷之间的一堵墙,要做好监督,防止孩子的精神健康受到侵害。
防沉迷——
家长做好榜样,不玩手机,也不让孩子玩手机。或者约束好孩子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次数,养成良好习惯。
防不良侵害——
不安装游戏、短视频、直播等APP,设置网页浏览限制,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

六、出行安全篇

端午出行,人流密集,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要看紧——
家长务必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坐“黑车”。
在马路上要牵着孩子,避免孩子突然冲出马路发生意外。
在游玩区要紧盯孩子,防止孩子被拐被骗。
孩子要小心——
牢记并遵守交通规则,步行时注意周围情况,乘车时要坐好扶好。
马路十分危险,随时都会发生意外,孩子要紧跟父母,不横冲直撞。
警惕遇拐骗——
大人和小孩都要保持警戒心,提防陌生人,防止被诈骗。
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七、端午节日篇

放假期间,孩子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时间。
1.尽快完成作业及学习任务,温故而知新,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2.学习之余,也要放松身心。
3.让孩子多做家务劳动,提高动手能力,多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魄。
4.家长跟孩子讲讲端午节的意义,让孩子了解端午背后的中华文化。
5.和孩子一起读读关于端午的古诗故事,一起动手包粽子、看龙舟、放纸鸢等等。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端午节期间,希望各位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供稿:王 涛
编辑:王 涛
审核:王进红
监制:王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