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1日至7月20日,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鲁金华、刘朝光、张永才、刘云锋四位老师到昆明学院参加了云南省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培训。





开班仪式由昆明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负责人、云南省语言文字专家库成员、教学督导邓瑶老师主持,并对此次培训做了详细的介绍。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陆惠云老师分别介绍了此次培训的专家团队、授课教师团队和助教团队,强调了培训管理和培训期间的纪律。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政策;语言能力训练;语言教学能力提升;中华诗词鉴赏及诵读;普通话口语表达;普通话口语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等。






此次培训采用分班面授、分组辅导、学生自主练习等方式实施培训。以学员语音问题为导向、以练习实践为抓手,体现专家引领和学员互动、精讲理论和注重实操相结合的原则,有效解决参训教师的基本语音问题,提升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
培训中,根据教师特点,注重培训的开放性、实践性和参与性。10天的培训,云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秦垲忻老师全程授课、辅导。每天8:30—21:00时段内的10节关于普通话纠音、正音,朗读、说话训练和4次上机实训的课程;7月19日普通话测试。











10天的培训学习,4位老师按照培训要求,完成了所有的培训内容,他们在培训中表现突出,荣获“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通过培训,老师们收获满满。






鲁金华:
本次培训学习,使我明白说好普通话最关键的是了解普通话常见元音舌位。口腔的大小,舌位的伸缩,嘴唇的圆展构成不同的共鸣腔。了解自己发音存在的问题,有针对的练习,才能有效提升。本次培训每一天老师与学员面对面的听,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辅导,让我受益匪浅。

刘朝光: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讲好普通话更是非常必要的。老师的讲解、一对一地示范发音,口腔的大小,舌位,嘴唇的圆展、气流的强弱、让我真正掌握了前、后鼻韵、撮口音等的发音的方法。这次培训,我觉得不仅仅是考证,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在一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好语文,对规范、正确地教给孩子们汉语拼音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永才:
在培训过程中,我学到了普通话标准的发音方法,通过跟读和模拟练习,发音准确度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普通话作为沟通工具的重要性。总之,此次培训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提升自我、更好沟通的大门。

刘云锋:
这次普通话培训,我收获颇丰,不仅在发音技巧上有了显著提升,更在语言表达的自信与流畅性上有了质的飞跃,让我对普通话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认识。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是培训的核心内容,在课堂上,老师细致的讲解和示范,让我对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发音技巧的学习,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END

图文:培训教师
编辑:殷自菊
审核:蒋晶晶
监制:王 良 段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