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好书被轻轻翻开,
如同点亮一盏温暖的灯。
光,从你的指尖开始,
在我们中间,连成一片璀璨的星空。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传承经典,品味书香—我爱阅读(第183期)由陈光芝老师为我们朗读《正面管教》第五章(1至3小节)




作者简介


简.尼尔森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还是两个孩子的曾祖母。曾担任过10年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她于2013年5月展开“正面管教中国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开演讲受到了中国父母们的热烈欢迎。




作品介绍

正面管教是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倡导不骄纵、不惩罚、和善而坚定,并且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与人生技能教给孩子的教育方法。本书从为什么要正面管教、各种场景下正面管教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孩子的行为目的及心理需求,以及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正面管教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它完全否定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全书都在讲述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除此之外,家长和老师们也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性格的原因,除了学会怎么教育孩子,也能找到更好的跟自己相处的模式。

精彩分享

尽管父母和老师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喜欢使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要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利,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在这种念头背后的下意识的想法是“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说的去做,否则有你好看。”
吃苦头不是逻辑后果需要的条件,逻辑后果的目的是为了停止不良行为并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为了报复而给孩子造成痛苦。




读书感悟



当我们把焦点从“惩罚错误行为”转移到“共同解决问题”上时,我们内心的“担心”会大大减轻。因为我们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法官和执法者,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的战友。在这种氛围下,孩子的自尊心不会被挫伤,他学到的不是“我错了”,而是“出了问题,我可以想办法解决”,这种姿态就包含了“尊重”,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会技能。








论道时光

有些孩子会认定自己是坏孩子或没用;有些孩子会决定不再做那些让自己受到惩罚的事,但他们这是出于恐惧和害怕;另一些孩子则可能琢磨着以后怎么打败你,或者将来怎么才不会被你抓到。


我们一起读



合上书,听见了回响,
是智慧在碰撞,是心灵在共鸣。
这次阅读不是终点,而是一把钥匙,
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教育万花筒的下一扇门。


供稿:陈光芝
供图:信息科技组
编辑:郭 悦
审核:蒋晶晶
监制:王 良 段燕琼





















